遼寧省鞍山市紀委、監察局把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建設作為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確保“管辦分離”和“陽光交易”,努力打造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新平臺。
建立“一委一局一中心”管理體制,完善組織架構
鞍山市按照領導決策權、管理監督權和交易操作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原則,建立“一委一局一中心”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管理體制,實現公共資源交易“管辦分離”。“一委”,即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由市長任主任,是市級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領導機構,負責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領導決策和重大事項的組織協調。“一局”,即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是市級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管理機構,負責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制度建設、監督管理和隊伍建設。“一中心”,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市級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服務機構,主要負責安排和組織實施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明確“四個統一”交易原則,健全運行機制
鞍山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職責分工、適用范圍、工作程序和法律責任。同時,從監管制度、交易制度、工作制度三個方面,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在制度和流程上體現“管辦分離”和“四個統一”。在統一進場交易方面,市區范圍內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無論交易額度大小,均須在市交易中心進行交易,統一接受監管;在統一信息發布方面,除由交易中心在鞍山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站統一發布信息之外,各領域交易行為還須在相應的省、市相關網站上發布信息;在統一交易規則方面,通過制度明確和規范建設工程交易、政府采購交易、產權交易、土地交易和采礦權出讓轉讓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程序,目前共制定20項公共資源交易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9項工作流程。
構建“三位一體”監管體系,實現公權制衡
鞍山市將加強統一監管貫穿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全過程,建立了市公用事業管理局、行業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三位一體”監管機制。公管局負責管理、監督、協調,實施日常監管;發改、建設、財政、國土、國資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交易過程的法規監管;派駐紀檢監察機構負責對市公管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履職情況進行行政監察。建立電子監察系統,對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并及時查處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實踐證明,“三位一體”監管體系形成了各權力主體間的相互制約,有效解決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缺乏監督和制約的問題,切實規范了權力運行。
采取“三防”監督手段,發揮信息技術作用
為提升服務水平、加強監督管理,鞍山市對交易中心的交易功能區實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結合的全封閉式防范管理。人防方面,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政主管部門在交易時派監督人員全程監控,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備案管理、受理投訴和行政電子監察等形式,對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進行全程監督,確保交易行為的公正透明。物防方面,中心交易區建立了帶安檢系統的現代化開標室、評標室、專家抽取室、答疑室等,可以保證多場招投標活動同時進行而互不干擾。技防方面,中心設計安裝了網上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監察系統和評標區安檢系統。在各樓層交易區設置了指紋門禁和通信屏蔽設備,在大監控室設置了高清晰中心音視頻監控系統。在交易活動進行時,評標室只有專家輸入自己的指紋才能進入,并全程屏蔽,參與人員無法與外界溝通;答疑室可與任意一個評標室進行變聲對話,保證了評標安全保密。
鞍山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自今年7月運行以來,共完成交易項目183項,累計完成交易額5.97億元,節約資金2515.5萬元。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建立,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較好地發揮了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實現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時避免了掌握公共資源的部門和人員利用手中權力尋租,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情況的發生。(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